资本博弈:从比特币到狗狗币,一系列披着技术外壳的“庞氏骗局”
从2008年比特币概念的提出,到2013年狗狗币的诞生成为电子货币界的后起之秀,虚拟货币投资逐渐成为一种潮流。
然而,随着全球范围内“挖矿”风潮的疯狂,不少著名经济学家对此并不看好。
没有实物支撑的虚拟货币有多大价值?没有金融监管和法律保障的虚拟货币风险有多大?这些都需要通过一系列的暴跌和暴涨来检验。
对于拥有雄厚资本的人来说,这只是一场游戏,但对于广大中小投资者来说,这是一场关系到生命财产的赌博。
从比特币到狗狗币,虚拟货币依托于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同时也服务于消费者对于点对点支付的迫切需求。
然而比特币却逐渐偏离了中本聪对电子支付体系的设定,在货币的道路上越走越远,而为了对抗比特币而诞生的狗狗币却讽刺性地成为了当下货币世界里最赚钱的虚拟货币。
在资本的影响下,虚拟货币变成了一场传递包裹的游戏,身处其中的人们在梦想着一夜暴富的同时,又时刻担心,害怕自己成为最后一个拿到包裹的人。
1.虚拟货币的诞生
2008年比特币的推出标志着虚拟货币真正进入人们的生活。
2008年爆发的金融危机,不仅给世界经济带来巨大损失,也让金融从业者开始思考如何最大程度地规避主权货币的限制。
比特币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诞生的,并立刻在金融界引发了轩然大波。
中本聪关于比特币的白皮书的标题是:“比特币,一个点对点的电子支付系统。”因此,这种P2P模式注定让“去中心化”成为比特币最显著的特征。
与互联网技术紧密结合的比特币,颠覆了传统货币模式和银行支付体系作为中心第三方的固有作用,而是利用区块链网络取代银行的地位。区块链网络的开放性让比特币可以最大程度地依赖“矿工”和技术,从而摆脱支付体系的束缚。
本质上,这是基于现有金融货币体系的一次新尝试,但正是由于其“去中心化”的理念,其在实施过程中面临诸多困难,其中最关键的便是信用问题。
各个国家的货币之所以能够成为法定货币,最重要的原因就是有政府做后盾。
政府以国家作为货币的后盾,使公民对法定货币产生天然的信任感和认同感。这种信任最初以国家为基础,最终演变为共识。在一定程度上,银行的存在就是国家的代名词。国家通过银行,保障了货币的合法性,也保障了货币持有者的权利。
因此,虽然比特币的诞生是对现有货币体系缺陷的回应,但鉴于目前的生产力和计算机计算能力,这种想法仍然很难实现。
更可悲的是,比特币在未能完成改变支付体系的任务后,彻底沦为一种金融工具,其背后隐藏的资本游戏,不过是一场披着技术外壳的“庞氏骗局”。
2. 比特币的稀缺性和主要虚拟货币的出现
如前文所述,比特币目前无法取代法定货币,正是因为其缺乏监管和保障机制,在这种看似公平的局面背后,有一只“看不见的手”在操纵它,普通人只能被它操纵。
另一方面,从比特币的稀缺性出发,我们也可以看到,这种限量供应模式注定了它只能成为一种非主流货币。
按照中本聪的想法,比特币的发行数量是有限的,到2140年,2100万枚比特币将会被全部发现。但这又带来一个关键问题,那就是当2100万枚币分散在全球不同人手中时,虚拟的比特币如何实现应有的价值。
比特币从诞生之日起,它的出现就意味着生产力的进步,因此从区块链网络到疯狂挖矿,都是在“创造价值”。然而在实际操作过程中,由于区块链技术的不成熟,挖矿带来的更多的是资源的浪费,这也让“创造价值”成为了一句空话。
黄金和白银仍然具有实际价值,可以作为硬通货存在,但虚拟比特币本身实际上毫无价值。
因此,比特币如果要成为一种金融工具,实现应有的价值,最重要的是让它流通起来,有交易市场和高公信力的机构做后盾,比特币才有意义、有价值。
随着各国相继关闭比特币的正规交易渠道,庞大的地下黑市成为比特币的唯一支撑点。从最开始1美元可以买到1300个比特币,到最高1个比特币超过2万美元。比特币疯狂上涨的背后是相关利益集团的操纵,无数资本家利用它来牟取暴利。
基于比特币数量恒定的基本设定,操纵者开始趁势而为,利用比特币保值甚至增值的诱惑,诱导人们进行疯狂的“挖矿”和比特币交易。
从这个角度来看,这意味着持有货币的人可以始终保住自己的财富,以抵御通货膨胀带来的损失,这对投资者来说是一个巨大的吸引力。
这种类似私铸币的行为,借助不断上涨和不断下跌的交易市场,激发了人们最大的贪欲。对于参与游戏的人来说,他们并不知道游戏什么时候结束,但在结束之前,这些疯狂的赌徒们不介意押上全部身家去下一场大赌注。
比特币的稀缺性意味着其幕后操纵者可以肆无忌惮地控制其涨跌。然而,比特币的数量是有限的,而虚拟货币本身却是无限的。
比特币的热潮让很多钻研虚拟货币的人看到了其背后无限的商机,于是各种虚拟货币打着不同的旗号纷纷涌现,开始与比特币展开竞争。
这也间接证明了比特币本身蕴含的技术水平并不高,只要能盈利,几乎所有的程序员都可以基于比特币源代码创造出一种新的货币。
马库斯创建的狗狗币(Dogecoin)就是这个阶段的产物。
打着“打赏”和“慈善”的旗号,狗狗币成为众多社交平台的热门虚拟货币,随着以狗狗币为首的其他虚拟货币势力渐强,比特币持有者也开始乘势而上,步步反击。
时至今日,我们对比特币的创始人中本聪一无所知,但通过狗狗币的创始人马库斯,我们可以看到虚拟货币的价值,并不是由货币的创造者控制的,而是由一个庞大的资本集团控制的。
狗狗币诞生后,马库斯曾因失业而被迫出售所有狗狗币,但两年后,狗狗币却奇迹般地成为币圈一颗新星。
然而,真正的“狗狗币之父”从未在任何社交平台上提及狗狗币,并嘲笑狗狗币本身的价值。
3.“狗狗币之父”埃隆·马斯克
如果要评选虚拟货币领域最受欢迎的“直播主”,那么特斯拉创始人马斯克绝对是当之无愧的。
从“用比特币就能买一辆特斯拉”,到Space X计划在明年第一季度向月球发射一颗名为“Doge-1”的卫星,马斯克堪称虚拟货币领域的弄潮儿,一己之力操纵着整个加密货币市场。
擅长营销的马斯克利用个人影响力以及特斯拉的影响力为虚拟货币代言,这背后不仅是与华尔街的资本博弈,更是马斯克作为资本家对散户财富的无情收割。
“在推特上交易加密货币”的马斯克深谙营销和社交媒体的精髓。自从他说比特币可以用来买特斯拉以来,马斯克作为特斯拉创始人,就赋予了比特币公信力和价值。这让本身没有价值比特币有了交易空间,也为其暴涨埋下了伏笔。
没有信用保障的比特币,急需这样的“权威”站出来为它担保。好处是比特币可以正式成为一种金融工具,坏处是这些为其背书的资本家成功影响了它的价值,让散户口袋里的钱通过财富转移,毫无压力地流入这些“代言人”的口袋。
简单来说,马斯克今天对狗狗币的推广,就是对比特币的放逐。
在马斯克成为“狗狗币之父”之后,狗狗币的知名度超越比特币,成为美国民众最喜爱的虚拟货币。马斯克不仅在公开场合确认了自己“狗狗币之父”的身份,还用更精妙的舆论手段,直接把狗狗币打造成了比特币的对立面,让其成功成为“人民的虚拟货币”。
在接受《周六夜现场》采访时,马斯克宣称:“狗狗币是货币的未来。它是一种势不可挡的金融工具,将统治世界。”马斯克甚至在推特上表示:“我们不需要成为亿万富翁才能拥有狗狗币。”
在马斯克的倡导下,狗狗币不仅具备了虚拟货币的功能,还承担了“人民的意志”,成为美国散户对抗华尔街的象征,这也让它在陷入粉丝圈狂热后,逐渐沦为真正的空气币。
不过搞笑的是,代表“民意”的狗狗币,其实是资本家在为其喝彩,作为狗狗币大把大把持有者,马斯克只需一句话就能操控币价涨跌,轻而易举地将散户的钱转到自己手里。
因此,无论是比特币、狗狗币,还是以太坊等各类虚拟货币,本质上都是以马斯克为代表的资本家的游戏。
如果深究马斯克放弃比特币、选择狗狗币的原因,那绝对不是他在推特上提到的“担心挖矿导致化石燃料燃烧频率”,而是比特币价格高企、流动性放缓导致的“无利可图”。
比特币发展至今,其份额逐渐被大型机构占据,受数量影响,其价格一直居高不下,这导致比特币价值居高不下,散户无法入市,引发了流动性降低等一系列问题。
从这个角度来看,留给比特币持有者的时间已经不多了。
所以,马斯克没必要再站出来撑腰,他可以趁此机会,选择一种新的虚拟货币,开始新一轮的“传递包裹”游戏。
因此,狗狗币的出现只是必然中的偶然。不仅其价值是资本家赋予的,就连这个机遇也充满着偶然。但这场博弈终究需要一种新的虚拟货币脱颖而出,瓜分比特币市场。低价的狗狗币由此进入马斯克的视野,成为新一轮的财富收割工具。
可以看出,在马斯克的策动下,这些新崛起的小币种已经对比特币构成了严重的威胁,因此以“灰度基金”为首的华尔街金融机构也开始了自己的反攻。
他们开始在网上公开反对狗狗币,甚至直言要做空狗狗币。
这是一场资本之间的对决,但归根结底,最终受损的只是散户投资者的利益。
不管是马斯克,还是华尔街的金融机构,都是稳坐钓鱼台的庄家,而在这场残酷的掠夺游戏中,散户投资者是唯一的猎物。
股票和基金市场仍受国家监管,但始终难以杜绝散户被坑。在疯狂增长的加密货币世界里,银行家提前套现已经成为常规操作,散户也只能无奈认输。
值得注意的是,在狗狗币热度不断攀升的同时,另一种虚拟货币柴犬币也已跃跃欲试,一经亮相,柴犬币便宣称要成为“狗狗币杀手”,这和狗狗币刚推出时的说法几乎一模一样。
柴犬币大涨的背后,马斯克的影子还是避不开的。近日,特斯拉独立董事水野弘道在社交媒体发表声明称:“投资者可以短线交易柴犬币”,马斯克随即评论道:“我正在寻找柴犬币”。
这样的言论,让人不禁思考,下一轮的传递包裹的游戏,是否即将到来?